华容融媒体中心讯(记者 刘神尊 刘鹏)近年来,华容县积极探索“市场主体+农户”模式,将田间的芥菜与车间的加工紧密相连,让不起眼的芥菜成为带动农民增收、激活乡村经济的 “致富菜”,华容“芥菜工”因此成为助农致富的金字品牌。
在华容县再君菜业加工车间里,60岁的菜农李建华在不锈钢操作台上,利落地将腌制后的芥菜精准分割成均匀条块,醇厚的辛香弥漫在车间。
团洲乡团西村村民 李建华
车间里像李建华这样的“双栖”农民不在少数。他们清晨在田间照料作物,上午到车间务工,傍晚又回到菜地忙碌,一天的生活在田间与车间的切换中充实起来。这种“亦农亦工”的身份转变,让曾经奔波在外的“打工人”,如今成了守家在地的“芥菜工”,稳定的收入与团聚的温暖,让“田间车间”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新家园。
这种“田间连车间”的模式,不仅破解了农产品“丰产不丰收”的难题,更激活了农村劳动力资源,让农民从产业链的“参与者”变成“受益者”。湖南再君菜业有限公司融入“华容芥菜工”劳务品牌,采用“公司+农户+基地”模式,作为乡村车间,累计招用脱贫劳动力28人,并带动600多农户发展蔬菜种植。
华容县就业服务中心职业培训部部长 余顺
华容县一方面通过量身定制租金减免、用地保障、设备补贴等一揽子扶持政策,着力破解企业下沉乡村办车间的顾虑,激励市场主体“愿意来、落得下”。另一方面,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让农民掌握“放下锄头就能操作机器”的新本领,快速适应车间生产需求。一蔸芥菜,跨越田间与车间的界限,在乡村车间的赋能下,蜕变为撬动一方致富的大产业。
一审:单铃铃
二审:王丽梅
三审:竺传新
【声明: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华容手机台, 经同意授权后,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。】
来源:华容手机台
作者:刘神尊 刘鹏
编辑:单铃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