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悦读华容 |吴玲:一碗豆腐花

来源:华容作协 编辑:单铃铃 2024-05-28 15:05:37
—分享—

总有一段文字,影响生命的成长

总有一种声音,唤起心灵的共鸣

欢迎收听FM107华容人民广播电台

《悦读华容》

图片

主播 :夏晶

图片

 一碗豆腐花

吴玲

最近上火得厉害,于是特意去买了一碗豆腐花。扫码过后,才发现菜单里罗列着各式各样的豆腐花,和我想象的不一样,有点犹豫,一时间竟不知选哪一式样的。

回想起小时候街头巷尾卖豆腐花的大爷,他挑着担子,吆喝着“卖膏——子(方言,豆腐花),卖膏——子”,那声音浑厚悠长,直直地抵达耳蜗深处,给我带来一份饱满的清甜和无限的遐思。

大爷的豆腐花是用铁桶装着的,桶的一边挂着一把大铁勺和一个装着透明的塑料碗和小勺的大袋子,旁边悬着一个小布袋,里面装着一块两块的散钱。母亲担心用塑料碗吃了对身体不好,便从家里拿来搪瓷碗盛着。

我总爱盯着看大爷行云流水般的调配动作。只见他掀开一只桶的盖,用勺子从桶的边缘舀起,连续几勺,不曾断歇,直至将碗快填满才肯停手。盖上桶盖,然后又细心地询问顾客:“七(吃)不七糖?”,我往往要添加两勺,才肯罢休,再想加一勺糖,母亲却不肯了,她总说吃多了甜食,对牙口不好,但对于吃豆腐花又宽容些。搅拌一下,让颗粒分明的糖,溶解在豆汁里,吃上一口,豆香浓郁,豆汁清甜。夏日午后,喝上一碗,既能解暑又能降火。

这位大爷是我的邻居,人们都喊他杨嗲。因为为人慷慨大方,热情好客,大家都亲切称呼他为“杨豆腐”,我叫他“杨嗲嗲”。我家离杨嗲的豆腐坊很近,总能嗅到豆汁的清香,还有“嗡嗡”的搅拌豆子的机器声,偶尔夹杂着几句杨嗲和妻子交流的声音。彼时天还黑着,屋梁悬下的灯泡散发着昏黄的光。杨嗲嗲的豆腐坊,我曾和小伙伴溜进去玩耍过,一次被杨嗲抓了个正着,他也不恼,只说,“玲玲,你们去外面玩。”他总这么耐心。大概是读初中那年深秋的傍晚,天微寒,我见他泡豆子,求他让我进屋参观下,杨嗲架不住我的央求,领我进去。

一进门左手边见到一个大大的灶台,台内的大锅里煮着的黄豆,正“咕咚咕咚”冒泡泡,零散的柴火在灶台后堆放着,烟囱被烟熏火燎得焦黑。右手边有一些方方正正的木板,杨嗲告诉我这是压豆腐用的模板。再往前看去,一些方正的木格子里,正压着鲜嫩的豆腐,与白色的麻布、木板交错着码放。我正准备伸手摸一下,被杨嗲一声呵住,只好悻悻地收回。往里一些,一个很大的搅拌机前放着一口大缸,缸里竟然有滑溜溜的豆腐花,正冒着白色的热气,在阳光的照射下,如一缕缕的金丝般缠绕升空。那场面太过震撼,以至现在仍记忆犹新。

“杨嗲嗲,这里也有膏子(豆腐花)呀!”我感到惊奇。

“现在没成形,等一会就好哒,盛一碗给你七(吃)。”杨嗲一脸慈爱。后来他又告诉我,放石灰水可以让豆浆凝固得快一些,把豆花压紧就可以变成鲜嫩的豆腐。

杨嗲嗲把我让到灶膛口的小板凳坐下,就着红通通的火焰,他给我讲起了豆腐花的历史。最早吃豆腐花,大概是汉朝时候,据说当时的皇帝刘邦曾喜欢吃豆腐,但他的厨师有一次将豆腐煮得过熟了,皇帝一尝,细嫩溜滑,入口即化,吃过之后清香满颊,一时龙颜大悦,钦定为皇帝专供美食。唐朝年间,豆腐花开始宫廷中流传,成为贵族和士人的食物。到了宋朝,豆腐花已经在民间广泛传播,成为普通百姓坊间小吃。

走出杨嗲嗲的豆腐坊,我还看到了门外大缸里、院里簸箕上的豆渣,好奇地想用手去拔那上面成片的白色的毛,被杨嗲叫住了。于是,那天,我在喝了一碗特扎实的豆腐花后,又得到了一袋豆渣。晚上,母亲烹饪成了豆渣汤,相比汤的鲜美,豆渣的味道就有点如同嚼柴了,母亲又说吃了能增强体质,硬逼着我吃了一些。

年岁渐长,嘴馋的习惯一成不变。每到一处,总不免要尝尝当地的豆腐花。豆腐花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特色口味,四川的以细嫩和略带麻辣闻名。前几年去广州探亲,在一家豆花店前驻足,店主问我,“豆花是要咸的还是甜的?”我感到很惊愕,原来还有咸味的豆腐花。她用白色的瓷碗盛好豆花,然后用镊子捏了些许紫菜和香菜、虾皮,再在碗里放入榨菜,撒上切好的香葱,点上少许香油、生抽,一碗飘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花出现在我面前,精致美观,竟不忍下匙。

现代社会,经济发展迅速,人们的创造力无穷。豆腐花这种普通的大众食品,也以千姿百态出现在老百姓的日常菜单里,从制作上分有冻的、常温的;从口味上分有甜的咸的;从原料配料上分有红豆的、花生的、芒果的、抹茶的等等,令人眼花缭乱。

纠结良久,我最终点了一份芋圆水果豆腐花。豆香浓郁,润喉爽口。它将水果的清新,芋圆的软糯,都包裹在入口即化的浓醇中。色泽光鲜、口感丝滑、味道纯美、营养丰富,一切都无可挑剔。然而,我仍不免有些失落,对于一个时常生活在回忆里的我来说,其实,我只想要那个初冬傍晚,杨嗲嗲亲手做的豆腐花。只是,那也只能在回忆中了,去年回老家,我又见到了杨嗲嗲,他头发已经花白,他们早已做不了豆腐,再也不能给我盛上一碗温热而鲜嫩的豆腐花。

0ea248ddef61d01586de1874b99ac52.png

吴玲,一个热爱生活,热爱文学创作的90后。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。喜欢记录所思所悟,偶有文章刊发,愿以自己的能量带来更多的光亮。

图片

文字可以以一种独有的情怀和文化底蕴,与心灵来一场美丽的相遇,让大家产生共鸣,如遇花开,如闻花香,很荣幸能与你共享同一篇走心的文字,共度最柔软的时光,感谢电波另一端的每一个你。在未来,我们也会继续用更懂你的语言走进你的内心,如果你也有好的文字想要和大家分享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哦~

投稿渠道①:发送稿件及本人简介至邮箱247723821@qq.com

投稿渠道②: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发送稿件

微信图片_20240206112523.jpg

FM107 华容人民广播电台

首播时间:每周二11:00

重播时间:每周二 17:00

每周四、周六 11:00、17:00

我们不见不散!

图片

END

稿件来源:华容作协

一审:夏 晶

二审:付 玉

三审:刘 明


来源:华容作协

编辑:单铃铃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华容县站首页